巫紀倫

2005 年 12 月 10日

 

政教孤兒 Thomas Becket   

 

在一一七零年十二月二十九日,四名中古皇家武士,潛入肯特伯里大教堂(Canterbury Cathedral),在神壇上,要求貝克特(Thomas Becket)(以下簡稱 貝氏)恢復曾被他軀逐出教會主教的教職o當他們聽到拒絕聲音後, 貝氏死在亂劍之下o

這一以血腥落幕的政教鬥爭,在歷史上屢見不鮮, 但不竟貝氏是英國[安如王朝](Angevin Dynasty)亨利二世[King Henry II],力排眾議(因他不是教士出身)

而引薦當了大主教的人o他既是當朝宰相又是大主教為何弄到這田地o 是否教皇的陰謀?還是亨利二世玩弄權術?甚至貝氏的政治賭博,在以下一一探討o

         諾曼時代的英國,在亨利二世之前幾代君主,都是俗人及皇室人員任主教極為普遍o張學明教授的論文中論及,1066年英王威廉一世加冕後1070年他任命諾曼第的蘭法朗(Lanfrance)接任肯特百里大主教此後致力宗教神職人員[諾曼化],在他一朝他[至少起用了二十二名諾曼第的修道院院長及五位主教]到英國,大概覬覦教會土地,財富及借助宗教勢來統治盎格魯撒克遜族人o

        到了1087年加冕的威廉二世,更拒絕承認羅馬教皇o更把肯特百里大主教職懸空至1093年他擢拔,布瓦林肯主教育(Robet Bloet, bishop of Lincoin),又以千鎊購拉姆主教給蘭諾夫弗曼巴特(Ranulf Flanbard,Bishop of Durhan) o他們如張教授[他們精於世俗事務,而漠視宗教理想的人] o這無非他想利用宗教勢力來抗衡密謀叛亂之貴族o

        1100年的亨利一世繼位,他對教會更加嚴謹,常把主教之職懸空以賺取各教區收入,德拉姆主教等等o他將主教職位如贈品,賞賜重臣與親信,約克的托馬斯,尤其索斯堡的羅杰(Roger of Salibury) o

        自威廉一世至史提芬亂政 1006 – 1154年中除史提芬時期,英國大體上是安定,王權鞏固,法政能手推,國家收入穩定o但對教會而言,他們的土地,收入和應有權利被諾曼英王所剝o而神職人員,主教因俗人授職而腐化o所以與當時宗教改革的大氣候起了衝突,甚至水火不容o

        另一方面在威廉一世時的西歐風氣和思潮,如史書記載,一向以來[在基督世界,君主及地主要接受教士和主教的精神領導.] o但十一世紀,教會幾乎都被世俗的君主,貴族所控制,教士和主教為領主指派,而他們又參與世俗事務,又為君主當法律顧問,他們是君主,貴族的臣屬o到了十世紀末,教會不但淪為政治工具,而教士本身亦腐化,他們蓄妾,瀆職舉目皆是,領主以高價販賣教會職位,這些剛買回來職位的人為了撈成本,更至壓榨自己的田農,租戶和從屬o

        在中古高(十一世紀中葉)社會人士對擁有三分之一西歐土地的教會甚為殷切,要求宗教改革的呼聲高漲,而當時要求改革也分大陣形 和派:他們不挑戰世俗君主任命神職人員,但嚴禁教士蓄妾,操守和買賣教會職位o另一派是激進派:他們理念是根據教皇傳統觀念的[理論模式去重建社會]和俗人[不再能委派神職人員] o

        開始教會改革是最後一位委任教皇於1049年即位的李奧九世他是和派o 後於1057年教皇便由紅衣互相選出來的[教皇選舉令] (Papal Election Decree) o 這宣言擺脫世俗控制,在教會內做了一層寡頭政治o

        此後有哈德良二世1154年即位亦與當時神聖羅馬帝王斐特烈一世(巴巴羅沙)在政治舞台上交鋒o巴巴羅沙與教庭最慘烈激戰是與1159年即位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,倫巴底爭奪戰而達高(巴羅沙被逐出教),教皇號召[組成倫巴聯盟]1176年擊潰巴巴羅沙軍隊於雷納諾(Legnamo)o正如史書所述十一世紀下半葉[教皇站在新興虔誠信仰的前面,對於歐洲社會與精神革命善加利用]o

        我們又回到發生兇案的英國和當時的亨利二世,他不但是英倫統治者更是法國大地主,也是一個[十二世紀歐洲知識和文化爆炸的產品]o他為了維持安如帝國 版圖,增強王室威信及增加稅收,便制定了賦稅清冊(Pipe Rolls),他也是習慣法之父(Common Law), [十世紀西撒克遜推動的政治統一由安如帝國法律統一而大功告成]o自此皇家法律與教會法有所衝突,亦是惡夢的開端o此時亨利二世亦企圖犧牲教會法庭以擴展皇家司法o

貝氏1162年接任肯特伯里大主教前o他是亨利二世的宰相,他輔助英王處理國政,又助君主出征討伐o他的才能猶如前幾任宰相兼主教如蘭諾夫和羅杰一樣,博學多才o他還能[出將入相]有識之士,他的表現是一個忠君護主的賢臣o誰知他當上了肯特伯里大主教一職時,他一反過住奢華生活,改變成一個名符其實的[貧僧],他每天守主教清規,[守貧],[打苦鞭],分派食物和銀子給貧民o他還堅拒君主不能審判犯罪的神職人員,應由教會法庭審判[因教會處罰比世俗人處罰輕,無形是一種政治疪護]o後他流亡法國又得法王路易七世支持(英王政敵)o而在教庭方面如前述亞歷山大三世正忙於阻止巴羅沙勢力擴張,無暇兼顧這個[忠心耿耿]的人o教皇在這緊張時刻,為避免與亨利二世交惡,而使教庭腹背受敵,對這一個虔誠的主教真[愛莫能助],教皇衹在精神上支特o

        亨利二世方面亦恐貝氏事件擴大而被逐出教會,便遊說貝氏回國o當他在1170年踏足英國時,立刻把支持亨利的主教逐出教會o諾曼第的英王聞訊後,大怒說:[殺此田舍翁]o四個忠心武士依照他的[狂言]行事o

       在這件事情來看貝氏假若有其政治陰謀,他不需要這樣做,他祇要聽從亨利指示去辦事,就可享盡榮華富貴,如前朝的羅杰一樣,納妾,衣食玉食,真是[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的權臣]o

        以現代人來說貝氏前後矛盾行為實是難以理解o但綜合西歐當時政教氣候和他背景,出身亦可略知其情o他生於1118年倫敦的諾曼富商之家,他先後在英,法及意大利三國留學,尤其是在意大利當時仍在激進宗教改革,他可能受具影響甚深,他亦認為神權大於君權o當他接任大主教一職後他認為如同接受神聖任務一般,維護宗教利益,亦是當時西歐社會對宗教虔誠表現o這樣才招至殺身之禍o而在英王來說指派大主教,主教聽命於英王是一向以來的遊戲規則o

類似貝氏肯特伯里發生政教衝突,是在威廉一世1093年上任的聖安塞爾莫( st. Anselm),他亦長年流亡國外o

        在某一程度上貝氏是受他的信念出賣o就在他死後所發生事情可略知其情o貝氏死後數年就被教皇封為聖徙真是實至名歸,肯特伯里亦成朝聖中心o而亨利二世因這件政治尷尬事件,祇受亞歷山大三世輕判,派二百士兵參加十字軍,並於1172年在肯特伯里街上象徵受八十僧侶鞭打o祇因教皇避免在巴巴羅沙激戰中多了一個仇家而已o貝氏的宗教熱誠,成了政教鬥爭的犧牲品o亨利二世在成功推行他政治理想, 教皇則擊敗巴巴羅沙, 貝氏祇名留青史而成大輸家o

在這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貝氏是[愚忠],名符其實是該時代產品o正如夏神父在堂上說中世紀末期的人們願意以理性對待宗教,而其它事情亦若如是o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西洋中古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Warren Hollister       張學明 譯

 

英國諾曼君主與教會及貴族關係之檢討  (中文大學論文)       張學明 教授